《大唐气象—唐朝审美意识研究》陈望衡 范明华等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汉白玉思惟菩萨像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图片选自《大唐气象—唐朝审美意识研究》 唐
2022-06-17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你好,新时代——有我更出彩”青年融媒体作品大赛15日在京启动。大赛自即日起至
2022-06-16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14日在京启动。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与嘉宾共同为节目开机。 诗歌与绘画,同为中国最古老,也最
2022-06-15“我们村里这套拳法,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现在开发非遗旅游,大家都很高兴,欢迎游客来村里习武学拳。”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麻蓬村,村民王成奎是远近闻名的武术教
2022-06-15“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主视觉图 国家图书馆供图 庆祝第17
2022-06-14题:故老思飞将 古居“复活”韵味长 “不破坏原貌修旧如旧,古居才能韵味长留。”清丽古朴的“飞将军”李广故居一角,年过七旬的赵昌荣正
2022-06-136月9日,演员们在台上表演。 随着首都疫情逐步稳定向好,在北京人艺70周年院庆前夕,备受观众期待的人艺经典剧目《茶馆》于6月9日晚在首都剧场恢复线下首场演出。 新华
2022-06-10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组织全国各地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据了解,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
2022-06-092020年的3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还未结束,满城满街全是戴口罩的人,医院里还是拥挤着互相闪着警惕眼光的排队看病的人。一句话,战“疫”的硝烟才在开始飘散,整
2022-06-08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王鹏)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6日在京发布“中国广电”“广电5G”“广电慧家”三大品牌标识及广告语。这
2022-06-07昨晚,演出开场时间快到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入口处,定向组织的剧院工作人员戴着口罩有序入场,寂静了一段时间的国家大剧院舞台再次热闹起来。 随着北京疫情防控总体持续
2022-06-06作为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有着广泛的覆盖面与影响力,长期以来,对《共产党宣言》的阐释解读多停留在政治与学术领域。徐锦庚的报告文学《望道:〈共产党宣言
2022-05-275月25日,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预展。新华社记者 许淑敏 摄 新华社香港5月25日电(记者黄茜恬)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25日在香港会展中心
2022-05-26发掘有特色的表达、找到有共鸣的视角、展现有深度的思考,才能让传统与现代“美美与共” 泛黄的卷轴徐徐展开,一队乐手或坐或立,沉吟拨弦、鼓瑟吹笙,衣袂飘飘间
2022-05-25《中国1921》是广州交响乐团在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委约广东著名作曲家李海鹰创作的大型交响乐作品。日前,《中国1921》在首演地广州星海音乐厅再度奏响。
2022-05-24日前,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1.5万余件(套)新增珍贵文物名录,其中包含两枚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的印章实物——“雪衲”和“傳綮”。据
2022-05-23新华社太原5月18日电题:云冈大佛与吃饼胡人: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历史记忆 新华社记者王学涛、王皓、陈志豪 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在我国民族文化“大熔炉
2022-05-20在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下,经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2022年4月“中国好书”榜单发布:《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小漫画 大时代》《中华文化
2022-05-185月16日,一名工作人员在中国光学历史博物馆内展示对空测距机使用方法。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北方夜视科技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国营第二九八厂旧址内,有一座由原生产洞库
2022-05-17近日,正在优酷播出的《重生之门》刮起了一阵悬疑风。除了王俊凯和张译这对探案拍档,扮演头号反派丁生火的田小洁也凭演技和狠毒戏份引起热议,其惊吓程度,甚至让网友把他跟《
2022-05-16傅汝新的长篇小说《一塘莲》(花城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叙述生动流畅,情节平中见奇,是一位成熟小说家的老练笔墨。同时我也发现这部小说还得益于傅汝新长年从事文艺批评的
2022-05-13读者在湖南省长沙图书馆望城区简名分馆内阅读。资料图片 “全长沙图书馆的书都能在这借还,书跑腿,我们享福。”如今,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石燕湖村村民肖
2022-05-12每提及“有为”,不少人浮上心头的往往是“事业有成”“功成名就”“伟人”“英雄”等明晃晃的词语。 杜甫生前可
2022-05-11▲作家梁晓声谈论自己的新书《中文桃李》。韩寒摄/光明图片 ▲《中文桃李》 梁晓声著 作家出版社 继近年来推出《人世间》《我和我的命》等作品后,作家梁晓声又推
2022-05-09据媒体近日报道,从2020年暑假起,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韩超、史星宇把清朝文人、美食评论家袁枚的《随园食单》“翻译”成了一道道活色生香的菜肴,吸引了不少
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