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乡传播 > 大特产

富硒农产品前景乐观
2019-07-18 15:55:20 来源于:

富硒农产品前景乐观
——
2018年3月25日河北深泽富硒农产品会上的讲话(摘录)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的开局之年。在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二年的时间,‘三农’问题是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农业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资源环境恶化和产能过剩、城镇化深入发展等形势,都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如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等,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需要破解的“三农”难题。那么富硒农产品产业恰好补齐这方面的短板,为破解“三农”难题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为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贡献了智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中国农民一直延袭传统农耕文化保持土壤原生态理化特征,我国农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传统有机农业模式。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在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后,为解决温饱问题,大力推行“化学农业”,力争粮食增产;从那时起,中国农业即放弃了传统的有机农业,而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我国百分七十以上的土壤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从生物载体土壤到其生产出的农产品、农副产品、畜禽肉蛋果蔬茶这一人类生物生存的生态链,全方位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国家整体土壤环境与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近几年来,受利益驱动,利用人们对安全健康食品的渴望,市场上出现大量假冒伪劣的所谓“有机食品”,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民纠结、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面对承载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土地所面临的污染和治理,危及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问题, 富硒农业产品应运而生。据统计,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2/3的国土为国际公认的缺硒区,涉及22个省(市、区),其中苏、浙、皖等地区为严重缺硒区,全国约7亿人硒摄入量长期严重不足。我国人均硒摄入量仅为36微克/天,明显低于中国营养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最低推荐值每日50微克和60微克,不到日本、美国的1/3,已故营养专家于若木曾呼吁“要像抓补碘一样抓好全民补硒工作”。中国富硒农产品的市场规模大致在50亿元左右,目前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谈到富硒产业,我们先对富硒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做一个简单的解释,硒是一种化学元素,根据百科上的说明,硒是对人体有健康上的帮助,比如有硒有抗癌、抗氧化、抗有害重金属功效,还有调节维生素,调节蛋白质的合作,增强生殖功能等,说直接一点就是对美容,对生育,抗衰老都有作用,所以含硒食品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保健功能的营养元素。我国从高产农业的“吃饱肚子”到绿色农业的“吃得安全”,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吃”的追求。但在绿色农业逐步走向普及化的时刻,寻求新的农业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需求。

  近几年富硒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未来我国富硒农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发展:

  一是锁定目标,不断提升富硒健康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水平,要抓好主导产业龙头培育、富硒健康食品培育,富硒健康食品质量管控、产品营销渠道建设;科学规划,在保持传统种植方式的基础上,陆续建成蔬菜、粮食、林果、养殖等农业示范园,使土地利用率实现最大化,把富硒农业做成促进农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二是专家资源,不仅是土壤、营养等方面的专家,更需要营销、宣传、健康知识普及等方方面面的专家,硒对健康有好处,但超量了就不一定有好处了,宣传方面要慎重,科研要跟上。富硒产品应该要有明确的标识,产品硒含量多少,有利于消费者购买时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搭建专家资源库,为做强做大做好服务。”

  三是搭建营销平台,集中参加高规格的博览会,扩大当地富硒品牌的影响力让消费者了解产业、让主管部门重视产业;搭建专业化、市场化、权威性的线上销售平台,做好行业引导和宣传工作;加强上下联动,加强互动、营销,着眼于扩大内需,扩大当地富硒品牌的影响力。

  发展富硒生态农业,不仅保障国家农副产品质量和人民食品质量安全,同时也提升全民整体健康水平。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实干是对信心的有力托举。取人心所向之势,谋改革发展之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吧,富硒农产品前景一定乐观!

  全国生态建设委员会高级顾问 宏鑫农业顾问 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