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明九智库 > 智库简讯

“稳住经济大盘33项”开启 多部门多领域政策叠加推出
2022-06-01 16:40:22 来源于:中国发展出版社

    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会议部署实施6方面33项经济一揽子措施,保就业保民生,稳经济大盘。5月25日,国务院召开直通县级政府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督促各项政策尽快落地,并明确实施细则在5月底出台。

  | 前所未有的传达贯彻力度反映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紧迫性和中央稳经济大盘的决心

  从4月份各项经济指标来看,国内经济在疫情冲击下降速严重,且明显超出预期。今年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8%,4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从3月的5.0%、7.1%和-3.5%大幅放缓至-2.9%、2.3%和-11.1%,4月新房成交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从3月的-17.7%和-22.2%下挫至-39.0%和-44.2%。其中,工业增加值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下降幅度远超预期,特别是社会商品零售与民生关系密切,反映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生产问题面临严重困难,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会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因此,中央此次出台了“强度大”“政策精准”“落实快速”的稳经济举措。

  |财政货币政策“加码”“加快”,助餐饮、零售、民航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为市场主体尤其是为小微企业纾困,增加其现金流是此次支持政策的重中之重。事实上,今年以来稳经济政策一直在制定和落实中,此次举措主要是在既定的财税金融政策基础上加大力度和加快贯彻速度。一是延期社保缴费到年底并扩大行业范围。二是加快减税降费进程,加量释放政策红利,如扩大留抵退税的行业范围(今年以来留低退税已取得很大成效),此次加快退税速度,加大支持力度,新增1400亿元退税量。三是增加对部分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直接财政补贴。如5月26日财政部、民航局发布相关通知,对国内客运航班实际收入扣减变动成本后的亏损额给予补贴,设定最高亏损额补贴标准上限为每小时2.4万元。四是加强财政资金为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担保作用。近日国务院决定,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新增1万亿元以上。五是加快加量金融机构对中小微市场主体的资金支持。如,人行等部门推出相关具体政策制度,加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意愿,并将2022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等。

  |从汽车、房地产、基建三个传统的带动作用强的行业发力促进投资消费

  扩大投资仍然是稳经济大盘、带动宏观经济增长效果最为明显的重要手段。民间投资扩大需要时间来传导市场信心与投资意愿,政策性资金理应担当调控的重任。因此,基建的公共性功能和经济带动功能再次受到重视,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此次积极政策强调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合理消费。举措之一是加快专项债等发行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筹资。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3.65万亿元,目前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超过1.7万亿元,发债进度将加快。以2008年4万亿刺激计划做为参照,此次支持的规模不可谓不大。举措之二是出台指导意见盘活存量资产筹集资金。国务院办公厅5月2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通过推动基础设施领域REITs健康发展、规范有序推进PPP、支持兼并重组等方式,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可预期基建将迎来一轮新的投资。

  汽车、房地产也是重要的发力点,主要从消费端采取了一些鼓励和放松政策。如,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对房贷利率政策实施精准放松政策等。

  |为达到预期效果,多部门领域可能进一步加大力度叠加出台政策

  在25日的电视电话会议中,提到我国宏观政策仍有空间,要做好政策储备,这说明中央正在为进一步的政策出台做充分准备。在这一轮举措及细则出台后,在第三季度会收到举措落实后的市场反应,视经济大盘恢复情况,政府可能会出台进一步的举措。事实上,近期相关部委一直在密集出台稳经济举措,除了稳主体,促投资消费外,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政策也在出台。5月26日,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意见发布,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三部门支持外经贸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各项政策继续在密集推出。各省市正抓紧推出具体贯彻执行政策,并以33项为方向,放大政策的影响面。

  (文/耿晋梅)